
从 Manus、Genspark 到 Lovart、ListenHub、Medeo:一张图谱看懂华人 Agent 浪潮
从 Manus、Genspark 到 Lovart、ListenHub、Medeo:一张图谱看懂华人 Agent 浪潮如果用一句话为 2025 年写下注脚,那它不会是某个技术名词,而更像是一种哲学上的转变:“这一年,我们不再是孤立地使用软件,而是与智能的代理人(Agent)共舞,它们正悄然重塑我们的工作与生活。”
如果用一句话为 2025 年写下注脚,那它不会是某个技术名词,而更像是一种哲学上的转变:“这一年,我们不再是孤立地使用软件,而是与智能的代理人(Agent)共舞,它们正悄然重塑我们的工作与生活。”
我一直说,每个行业,都一定会有专门优化的垂直领域的Agent。
2025 年以来,Agent 开发量和使用量都有明显提高。Agent 的爆发带来了 Agent Infra 需求的爆发。在过去 1-2 年,Agent 开发大多依赖开发者手动使用传统 Infra 搭建,开发工程量大、流程复杂,但随着越来越多 Agent-native Infra 涌现,Agent 开发的难度和周期都在缩小,开发的范式正在重构和收敛。
AI Agent今天是初级工程师,6个月后是高级工程师,一年后是架构师。
AI不再相信人类 关于 Agent, flowith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—— Neo
微软Build 2025全面转向AI Agent,整合OpenAI及xAI模型
周末和一位在字节做视频 Agent 的 PM 聊天,想到了一个好问题。
“全球首个XX Agent”快成为现在AI产品发布的标配了,几乎每天一睁眼都能看到。奥特曼在最近的演讲提到,2025年将是AI Agent的突破年。这股Agent热,也席卷到了正在举行的微软Build 2025开发者大会。
2025年初,随着Manus的火爆,其背后的“黑科技”Browser Use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Browser Use专为解决上述痛点而设计,强调将AI agents与网页连接,实现对浏览器的自动化操作。它支持AI agents自动轮换,单次登录即可实现持久会话,据TechCrunch报道,Browser Use是Manus用来执行各种任务的组件之一,例如点击网站菜单和填写表格。
Lovart 值得关注,它是 AI 应用层团队产品创新能力的印证和延续,这是 Manus 之后最火的 Agent,从通用领域,成功地向垂直赛道落地了 Agent 产品形态。